I was helping my mom to update her website today... and remembered this article she wrote for 世界日報 a few years back... gonna share it with you guys ... for the very few who actually reads this.
First thing first, this is My Mom's Website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王馨敏的 “由陪讀到伴讀”
我 是四年級生。1998年之前﹐在台灣我是個平凡的家庭主婦﹐在家中照顧一雙子女,先生則忙著自己的工作。我最大的快樂是每星期到北美館(台北市立現代美術 館)上課一次﹐從素描﹑油畫﹑藝術創作﹑到水墨﹑篆刻。借由上課得以親仰大師的風采。像何肇衢老師和許清美老師的油畫課﹐王素峰和林偉民老師的藝術創作﹐ 羅青和李重重老師的現代水墨﹐陳宏勉老師的篆刻﹐蔡麗雲老師的寫意花鳥。除了技巧上的學習﹐也明白老師們待人處事的敦厚風範。老師們告訴學生的話﹐約莫相 同“藝術境界的提昇﹐就是要真誠的面對自己。” 因一同上課的關係﹐認識了一些藝術上的同好﹐進而共組畫會﹐3E畫會(15年)北美畫舍(10年)每年都固定有展覽﹐彼此切磋﹐既真誠又感性﹐彼此的友誼 由教室延伸到生活。
1998 年的除夕﹐在圍爐 長談中﹐明白了孩子的意願之後﹐先生決定結束事業。一家人 “換個地方” 過一段 “自己想過的日子”。於是在同年的6月﹐飛越太平洋﹐在另一個島-溫哥華島生活下來﹐簡單樸素的過日子。一家人相濡以沫﹐互相鼓勵﹐彼此打氣。在1999 年﹐為了讓陪讀的日子多點色彩﹐經友人的介紹﹐跟隨前北京畫院院長張步先生學畫。他的濃墨重彩﹐使的初次拜訪畫室的我﹐大為震驚。上課中除了技巧的學習外 ﹐他老人家還要我多讀書﹑多旅行﹑多看大山大水﹐胸中有丘壑﹐下筆自然不俗。日子在英文和水墨中流逝。雖是如此﹐仍有鄉愁無法排遣之時﹐此時先生便帶我去 布查德花園﹐跟著台灣來的旅行團混在一起逛花園﹐聽親切的鄉音﹐用最自在的語言交談﹐不必經過翻譯﹐假裝自己在陽明山散步賞花一樣。
在2000 年當我徹底被 “英文” 打敗時﹐先生鼓勵我換一種方式學習。他知道我對繪畫的熱愛﹐便找了一家藝術學院。約好面談﹐準備作品資料﹐並充當翻譯。VCA(The Victoria College Of Art)的校長Robin Mayor很喜歡我的作品﹐並且不要求我的英文成績(只要上課時能跟上進度即可)。 於是我便開始了完全的新生活步調﹐由 “陪讀媽媽” 變成 “伴讀媽媽”﹐從此﹐每天帶著翻譯字典和錄音機上課。錄音機錄下當天上課的內容﹐回家後再與家教研究討論﹐然後反覆的撥放﹐訓練自己習慣外在的英文環境﹐ 翻譯字典則是隨時待命。班上的同學年齡層分兩種﹐一種是高中剛畢業的年輕人。一種是孩子長大了﹐再重回學校一圓年輕時未竟之夢的中年人士。夾在這兩種不同 年齡成中﹐我更可以深刻的了解年齡和文化的衝突。這些不同的經驗﹐讓我更能明白子女在學校中可能遇到的困惑﹐以及面對功課上的壓力﹐使我能用同理心來面對 ﹐進而解決了代溝對立的問題。並鼓勵子女勇敢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校和科系﹐當然﹐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於是在2002年的9月﹐兒子離開維多利亞﹐到多倫多 大學就讀。他立志要成為一名 “成功的” 商人。同年的暑假﹐女兒膺選為加拿大女童軍的國家代表隊成員之一(共10人)。去英國曼撤斯特參加大英國協女童軍大會﹐她是 “第一位” 拿台灣護照參加此活動的台灣人。 在去掉無意義的競爭跟考試制度後﹐孩子的自信重新寫在臉上。唸書的壓力在仍在﹐但為 “自己” 而戰﹐整個意義便完全不同。先生也加入了當地的高爾夫球俱樂部學習打球﹐認識朋友﹐並練習英文。 套他的話說: 三個加拿大人教我一個人英文。各人皆有所獲﹐我們都很高興選對了方向來努力。
2003 年因為有畢業畫展 ﹐所以老師要求要有大作品。 每次評圖時﹐先生都得幫忙扛畫﹐教室在2樓﹐上下搬動﹐十分累人﹐將來的收藏也是問題。三年的課上下來﹐車庫已經淪陷一半了。 先生半開玩笑的說﹐可不可以換不同的媒材作畫﹐最好是又輕﹑又小﹑容易搬運﹑又不佔空間。於是我開始用水墨做畫﹐加以裱褙後成為捲軸的方式。老師在一次的 評圖中﹐用很嚴肅的口吻告訴我:這件作品﹐完全是妳的語言。剎那間﹐我整的思緒完全豁然開朗﹐所謂的 “誠實面對自己” 不就是這個嗎?! 我再怎麼用功﹐我的油畫筆永遠不能像西方人一樣大膽灑脫﹐相對的西方人再怎麼努力﹐也很難明白 “墨分五彩” 的道理。刀叉和筷子的文化本來就不同﹐為何要勉強去融合呢? 各自保有自己的獨特﹐不是很好嗎?也因此﹐我的畫風及媒材都做了180度的改變。老師們(5位)在畢業作品評審時﹐給了高度的評價﹐並推薦我繼續2年的研 究所課程。
2004 年的五月﹐為了慶 祝兒子滿21歲﹐完全成為一個有 “行為能力” 的人。 先生買單﹐兒子單飛北歐﹐做一個 “孤獨” 的自助旅行者。其中碰到了丹麥皇室的婚禮﹐他笑稱自己為台灣代表。在搭渡輪跨越北角時﹐他打電話給我們訴說著他的喜悅和感動﹐並表達他內心的感謝﹐有機會 給他選擇﹐用不同的方式來過日子。 45天的自助旅行下來﹐他寫滿了一本厚厚的日記。
2004 年七月我挑一張現 代水墨 “島嶼系列” 參加第19屆Sooke Fine Art Show的比賽得到首獎。 也因此﹐維多利亞TIMES COLONIST報紙的藝術專欄作家ROBERT AMOS對我的畫及創作理念發生興趣﹐進而做了一篇專題報導。 大邊幅的報導﹐讓周遭所有的朋友感到高興不已。 終於有位 “歐巴桑” 替大伙一吐移民生活中難以啟口的種種壓力﹐真好。在我五年的VCA課程中﹐受到周遭所有親朋好友的鼓勵﹐幾乎每位朋友要回台灣時﹐都會先打電話過來問有沒 有畫要帶回台灣裱﹐有沒有欠紙欠顏料﹐等等..。大伙來回行李中塞滿了我所需要的媒材﹐薄薄的2張文憑﹐承載的是一大票人的溫度。
2005 年的4月﹐我在維 多利亞有一個畢業個展﹐在開幕茶會中我由VCA的新校長John Harris 先生的手中拿到另一張文憑。在接過文憑的剎那﹐一滴滴的眼淚滴在我的手背上﹐日子﹐就這樣過去了。 10月份我再挑一張現代水墨 “啟示系列” 參加第一屆Ladysmith Fine Art Show﹐很慶幸的得到第一名。 當然在這幾年間也參加過別的競賽﹐有入選也有落選。參加比賽﹐只是很單純的想要 “讓人知道” 在繪畫的表現上﹐除了油畫還有水墨。“卷軸” 的表現方式﹐雖是中國畫的傳統﹐但卻十分符合現代人遷移的個性﹐畫一捲﹐隨時可走人。而且﹐不管是在現代﹐或傳統上﹐捲軸都像中國千年來﹐不斷的遷徙﹐你 永遠不知道手中 “輕輕” 的捲軸是歷經了怎麼樣的遷移流轉﹐有多少的故事蘊於其中。 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用捲軸來表現我移民生活的主因。
每 家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聯 絡感情﹐有人用吃飯﹐有人用E-MAIL﹐我家則是用 “旅行” 來聯絡感情。舊金山是我們第一個拜訪的城市﹐從此全家人愛上旅行。每年選不同的城市﹐作為犒賞自己的方式。在一個個令人驚艷的城市裡﹐種下大家共同的回 憶。從希臘的天空﹐到羅馬的建築。阿姆斯特丹的梵谷﹐羅德堡的生鐵古典招牌﹐萊茵河女巫的歌聲。墨爾本的企鵝﹐南非的長頸鹿﹐紐約百老匯的華麗演出﹐夏威 夷女郎的草裙舞﹐倫敦的雙層巴士﹐白朗峰上的午餐﹐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﹐到京都除夕夜八坂神舍參拜中的藝妓﹐等等..。不同的城市﹐有著不同的氣息。 路邊的咖啡座﹐冰淇淋店﹐都是我們落腳休息的地方。看著行人來往﹐我們相視一笑﹐一年中所有的辛苦完全值得。
現 在是2005年10月﹐ 女兒回來維多利亞大學唸書。 去年她高中畢業﹐她選擇休學一年到英國的女童軍中心做義工。回來後﹐她說她已經將這輩子要刷的馬桶在7個月內全刷完了。 當然包括床單﹐鍋碗瓢盆等等..。先生的高爾夫球4年來的努力下﹐已進步為單差點。我則拿到2張文憑﹐2個首獎﹐外加4次個展﹐我們的生活步調仍和7年前 的初衷一樣﹐簡單﹐樸素﹐就是我們的幸福。
passion
2008-03-20Posted by Ken Young at 12:09 a.m.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1 comments:
that's an awesome article. very touching. :)
Post a Comment